农村人才断层与社会重构之断想

农村人才断层与社会重构之断想

躲年杂文2025-05-12 14:43:5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把历史遗留的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带入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改之中。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别,造成了农村的第一代潮水般地涌入城市,农村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把历史遗留的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带入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改之中。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别,造成了农村的第一代潮水般地涌入城市,农村人才断层。以包产到户和以村民小组为基础的社会架构,正在被以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首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强烈冲击。农村的出路,也是农民的出路;农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
破解“三农”难题的核心在于破解农民难题。农村的出路和方向在那里?人们都在寻找答案。一些专家学者,凭空高谈各种奇思妙想,制造各种各样的理想王国。农村的出路和方向在那里?在农民的脚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历史一再证明,路是人走出来的,农村发展之路,也要依靠农民自己走出来。
农村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在于农民,但是新一代农民从那里来?是继续从缀学农民子弟中来吗?是从返乡的老化农民工中来吗?还是从经受了高等教育流连在城市街道中的失业大军中来?答案唯一的,决定农村发展方向的新一代农民要来源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
当前我国社会三种现象值得深思:一是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后大量失业的大学生队伍数量庞大,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只要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由此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二是在城乡之间往返的农民工队伍数量庞大,这些农民工被房子和户籍隔离在城市之外,但又不能接受农村贫困的生活生产条件,只好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奔波;三是农村人才断层现象造成社会撕裂。新一代农民子弟要么上学要么打工,留守在农村的都老弱妇孺,支撑农业发展的青壮年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构建困难重重,农村发展步伐缓慢。
以上三种现象,其中两种现象特别突出,一种是成群结队的大学生组成的失业大军,流浪在城市的街头,他们的灵魂在呼喊,“我要就业!”;一种是农村发展遭遇人才断层,广袤无垠的田野显的孤独无助,大地在呼喊,“我要人才!”。
中央的决策层显然注意到了农村的人才断层现象,连续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以“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为主”的鼓励政策明显已经剑走偏锋,与大学生就业来说是杯水车薪,与农村发展来说是流于形式,不但没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反而造成了新的基层干部队伍膨胀,而且这种政策实行时间越长,副作用就越明显。
农村要发展,必须减少农民,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数量。鼓励青年一代的农民工在城市中落户安家,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换取城市的户籍和房子。个人认为,政府应该大规模建造40平米以内的超小房屋,安置城市中的农民工和失业群体,让他们住有居所;放宽买房落户政策,让他们行有户籍。
农村要发展,必须增加农民,从根本上提高农民质量。鼓励青年大学生在基层创业,用自己的智慧支撑农村发展的天空,用知识创造新一轮的农村私营经济组织。当然,国家需要出台金融支持政策,给予每一个在基层创业的大学生的5-10万元的个人信用无息贷款,设定3-5年的还款期限,让有志与农村发展的人才,挑起农村发展改革的大旗。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格局。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人才结构,重构适应时代的社会人才结构,是中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标签
相关文章